香港理大成立“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 弘扬中华文化******
新华社香港1月17日电(记者张雅诗)香港理工大学(理大)17日在该校校园举行“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并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加强香港的国民教育。
据介绍,新成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将支持香港发展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并帮助香港年轻人认识中国历史与文化,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该中心将以中国近现代史及中国社会与文化为重点研究方向,推动中国历史与文化教育。第一阶段的工作包括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合作进行跨学科研究,并举办学术讲座和组织学生夏令营等。
理大和清华大学的代表当天以线上线下形式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展开合作,为香港教育界编写中国历史教材及培训老师,培育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的新一代。
理大校董会主席林大辉在现场致辞时表示,中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有助提升香港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国民身份认同感和对国家的归属感。
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通过视频致辞说,今后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和理大可进行多方面的合作,举办多元化学术活动以及共同编写教材和编辑刊物,加强双方交流。
【光明艺评】金曲当为时代留声******
乐坛关于金曲的讨论从未停止,但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过,有一点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即金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所谓时间的洗礼,其实就是对一代人的情感及一个时代烙印的记录。被刻写进音符的时代性是金曲最为珍贵的内涵,无论是高雅音乐,还是通俗歌曲,只要能承载一代人的回忆,传唱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兼具一定的艺术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留声机和人们传唱的金曲。
新的时代环境下,金曲的走势有两个趋向。一方面,技术的便利性降低了音乐的创作门槛,音乐创演从专业音乐人变成全民参与。另一方面,金曲创作面临着挑战,随着审美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金曲的内容、形式、品质等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创作出呼应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的金曲呢?从近几年的创作来看,无论是《灯火里的中国》《万疆》,还是《星辰大海》《看山看水看中国》,无不散发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的时代精神,体现出当代时尚的审美趣味,实现了潮流与传统的交融。一首首金曲,既是时代的图像,又是时代的回响。
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应守正道、谱新曲,为人民而歌、为时代留声,以更多的金曲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唱响伟大新时代的美好华章。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0日13版,作者司思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